约361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怀古词借古人古事来表述对现实人、事的看法,抒发自己情怀的特点。
2、比较苏词与辛词同为“怀古”,情怀有别,学会比较研究。
【教学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振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
苏轼可谓宋词豪放派真正鼻祖, 辛弃疾则把苏词风格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他们共同铸成了两宋豪放词派两块不朽的丰碑。
那么,同样是“怀古”,他们的风格一样吗?本设计有一定的研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有因为各地区学生情况不同、教师风格不同,所以,本设计只能提供相关资料,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供部分研究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词。
苏轼、辛弃疾研究网站及参考书目: 国学网
http://www.guoxue.com/sushiyjiu/ssyj_1.htm
中国诗歌网
http://www.poetry-cn.com/zhuantiyj/sushi.htm
中国国家图书馆
http://www.nlc.gov.cn/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http://chu.jznu.net/chineseliterature/index.htm
〈唐诗宋词〉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程郁缀 著
二)学生自主研究: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
1、古诗词的10种常见题材分类: 分类名称 特征 篇目列举
爱情诗 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讽刺诗 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
哲理诗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送别诗 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
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杜甫的《旅夜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