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地坛》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29 16:14:0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20字。
  《想念地坛》备课资料
  资料设制: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岳中博
  一、 链接记忆,温故知新。
  ⒈走近史铁生。
  史铁生从21岁起就与轮椅为伴。命运之神似乎给了他太多的不公,于是他与北京地坛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读书,他说:“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摇了轮椅到这儿来……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悠哉游哉,有时候栖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他还说过:“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史铁生的作品和他所说的话都是真真切切的人生。他是生活的勇者,更是生命的智者和仁者。在他凝重悲壮的文字后面,是那苍茫底色下流淌不绝的热泪。
  史铁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二十多年来创作了中短篇小说、散文及电影剧本30余篇(部),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他的作品里,有许多是以残疾为主题来表达他对生命、命运等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如《我们的角落》、《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⒉温故知新。
  ①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与地坛》
  ②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与地坛》
  ③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
  ④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史铁生语录﹚
  二、三思文本,发现探究。
  ①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大家的感觉如何?——难、不懂。其实只要我们抓住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文章出现了哪几个关键词呢?那么这三个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②地坛有着怎样的一种安静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1-9小节,找出文中揭示“安静”具体内涵的句子。
  ③作者为什么想念地坛的安静呢?地坛的安静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④写作,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叩问生命的意义。对于写作的这个意义,作者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写作的零度。那么什么是写作的零度呢?
  ⑤是不是每个文人都能达到“写作的零度”的境界呢?作者列举了写作上的哪些“异化”现象呢?对其持什么样的态度?
  ⑥史铁生能够不断地回望零度,回归生命的起点,得益于什么呢?
  ⑦在文章的第16小节中,作者对地坛的安静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升华?
  三、学习参考,轻松上路。
  课文的结构:全文共20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