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本考点在近十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内容。题型是较固定的选择和判断题。重点考查的一般是常用的成语,特别是近义成语、有固定意义和用法特殊的成语、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和实际义与字面义差别较大的成语。答题时要在结合具体语境的前提下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辨析词义,警惕望文生义;2.分清色彩,做到使用得体。<br>
1.(2002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r>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br>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br>
C.整改不关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br>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br>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br>
①故宫博物馆的珍宝箱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br>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br>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br>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br>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br>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br>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br>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br>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br>
①校外马路上的摊贩市场被取缔不到一周又 ,再次喧闹起来。<br>
②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 。<br>
③自从局长退下来后,门前的小路一改往日 的热闹,重又恢复了它的宁静。<br>
④公路被护栏剖成两半,车辆在各自的道路上奔驰疾驰 。<br>
A.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br>
B.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br>
C.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br>
D.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br>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br>
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br>
②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他们也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我们和他们是<br>
的。<br>
③病人生命垂危,手术已是 了。<br>
④教育体制改革已经 了,我们必须早点作好准备,保证这一改革能顺利进行。<br>
A.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br>
B.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br>
C.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br>
D.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br>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br>
①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却 。<br>
②他装做 的样子,从容地走了过去,脑子里在紧张地估量着这群人。<br>
③这样的人最会修正自己,对什么主义都可信可不信, 。<br>
④他拉车的姿势,讲价时的 ,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br>
A.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见风使舵 随机应变<br>
B.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随机应变 见风使舵<br>
C.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见风使舵 随机应变<br>
D.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随机应变 见风使舵<br>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br>
①身为共产党员,对这种吃、喝、玩、乐的生活作风却 ,这是渎职。<br>
②他在合资公司工作了五年,对这种随便“炒鱿鱼”的事早已 ,自己也早有思想准备了。<br>
③就学历而言,他俩都是研究生,但就工作能力而言,两人就 了。<br>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 。<br>
A.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判若云泥 判若鸿沟<br>
B.司空见惯 熟视无睹 判若鸿沟 判若云泥<br>
C.司空见惯 熟视无睹 判若云泥 判若鸿沟<br>
D.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判若鸿沟 判若云泥<br>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r>
A.这堂化学课,李老师的实验屡试不爽,一直到第六次才成功。<br>
B.为了抗战,为了救中国,许多华侨慷慨解囊,甚至毁家纾难,这一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br>
C.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现在虽然远隔重洋,但兄弟之情无法隔断。<br>
D.李教授是一位著名画家和收藏家,他昨天上街买了一幅画,挂在客厅里,附庸风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