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820字。东北育才、天津耀华、大连育明、哈三中2008届高三四校联考
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拗断/执拗 裨益/裨将 混沌/混淆 骠骑/黄骠马
B.复辟/辟邪 解数/解元 重创/创伤 囤积/粮食囤
C.间断/间距 东莞/莞尔 稽查/稽首 拖沓/一沓儿
D.靡丽/靡然 夹道/夹袄 数说/数落 倔强/倔脾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宽绰 稔知 青睐 鹬蚌相争 滥芋充数
B.赌博 装祯 荒缪 对簿公堂 营私舞弊
C.凑和 蜕化 蛊惑 麟次栉比 别出心裁
D.请缨 揶揄 黢黑 声名鹊起 口蜜腹剑
3.下面句子当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周星驰独立执导电影后,天马行空地开始了自己的独角戏,从《少林足球》到《功夫》再到《长江七号》,一切以自己的意志来摆布电影中所有的元素。
B.我们不能强迫所有学者都去枯守书斋而甘之如饴。如果《百家讲坛》这样的平台的确能够普及经典,“学者明星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C.一部《三国》,让后人望洋兴叹:威震华夏的关云长,终因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竞千虑一失,错用马谡,出师中原功败垂成。
D.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要靠中国政府和人民,而不是靠任何其他国家和机构提供的帮助,世界银行也不能越俎代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B.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C.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鼓励各省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
D.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玄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予“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