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1 6:34: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70字。神女峰阅读提示,包含[背景材料],写作思路,写作特色,[美点赏析],及学生练习
神女峰
舒婷
[背景材料]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背景简介
关于“朦胧诗”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江河、舒婷、王小妮、徐敬亚、梁小斌等人。“朦胧诗”的产生活跃了新诗自由论争的气氛,扩大了新诗的审美领域,丰富了新诗观念和方法的变革道路,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指要]
  写作思路
第一节通过意象的对比描写,间接呈现了作者的心境,引发人深思,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痼疾.第二节进一步思索女性问题.通过概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了“美丽的忧伤”这一事实,质疑“美丽的梦”的现实合理性, “心真能变成石头”吗?第三节,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思索之后得到的思想认识,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呼唤人们摒弃旧道德,重塑新道德.全诗按照人们认识事务的过程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最后表达主旨.
写作特色
1.      意象的对比反差组合
众人“挥舞各色花帕”时的热闹喧嚣,与抒情主人公“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的异常举动形成对比.让我们读者仿佛感受得到是两种情感对比,而“当人们四散离去”之后, “还站在船尾”的“谁”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内心充满着忧伤之情.
诗歌结尾发出心灵的呼唤,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作一尊受人顶礼膜拜的冷冰冰 压抑着个人情感需求的雕像,还“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来得真实,感受夫妻温情,寻求精神慰藉,满足人性的基本要求.
作者将一个文化痼疾,没做抽象地说理,而是通过诗歌形象鲜明突出的对比,使得反思与批判的女性问题更加沉重与悲哀,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2.       映衬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衣裙“漫飞”,如云“翻涌不息”,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实景,而且映衬了抒情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