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9 12:05: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90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课文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菏泽三中  赵则华
教学设想: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从而告诉读者:精神支柱在人的生命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本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有序的问题为学生搭建理解课文的桥梁,尽管有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但我相信,经过同学们的思考和交流,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合理的解决,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巧妙的构思,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齐读课前预习所发文章《谎言的期限》的尾段:“在人生的长河中,会有许多磨难与艰辛,沟沟坎坎,不管是面对死亡,还是面对绝境,精神往往是第一位的。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人生的一切希望就在其中。”引入和课文一致的话题:精神支柱在人的生命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啊,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它是你学习的动力,它是你生活的希望,它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一篇文章《最后的常春藤叶》,去了解文中主人公的精神支柱。
简介作者: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与契诃夫(俄)、莫泊桑(法)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突出的特点是以幽默的笔调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又因为他多写下层社会人们的辛酸,故“含泪的微笑”(寓庄于谐)就成为其作品的风格。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并思考问题:
作者为什么说那片叶子是“最后的常春藤叶”?
(学生阅读、思考、发言。)
明确:
①在别的叶子都飘落的情况下,它仍然“长”在那儿;
②对琼珊来说,那片叶子是她同人世间的唯一(最后)联系;
③对贝尔曼来说,那片叶子是他的绝笔,是他的临终杰作。
三、思考交流,重点鉴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