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要深化思想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高考议论文缺少深度原因浅析
1.见到了文题,脑子里先涌出什么,就急于去写什么。
不少考生认为,见了文题,脑子里最先涌出来的,必是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既然最熟悉,那就必然最有话可说,最容易写好,于是急匆匆地提起了笔。不错,见了文题脑子里最先涌出来的,确实往往是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然而熟悉并不等于深知,而且由于自以为熟悉,还往往会影响自己进行深思,所谓“熟视无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对那首先涌出来的东西不作认真思考就急于去写,那就免不了要走老路,说套话,所谈的内容十有八九将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陈谷子烂芝麻。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见了文题脑子里最先涌出来的,往往是最表面最肤浅的东西,如果你不作深入思考就急于动笔,那就不可能像石油钻杆突破地表,深入地层,探得蕴量丰富的石油那样,触及问题的本质,谈出精深独到的见解;而只会像擦玻璃似的,始终只是在物体的表面滑动,深入不到事物的底蕴,这样势必所得寥寥,所谈的东西自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皮相之见了。
2.只是着眼于举例,而不重视分析说理。
不少考生写议论文,是文不够,例子凑。在他们的议论文中,往往只是一大堆例子的堆砌,古今中外法仿佛成了他们的看家本领,不管写什么议论文章,总是古代的、今天的、中国的、外国的例子摆上一大堆,也不管贴切不贴切,用得上用不上,反正是都要拉来撑场面,派用场。例子举完了,说一两句老话套话,贴一下现成的标签,也就大功告成,班师回朝了。即便分析剖解,也好比没长牙的小孩吃西瓜,只是胡乱地啃瓜皮,东啃一口,西啃一口,看着很费力,实际上却始终啃不到瓜瓤。
要使高考议论文脱出不善说理、见解肤浅的泥淖,关键是要深化思想,着力在“分析”两字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