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9 20:24: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1140字。2007学年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42分)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注音和字形都恰当的一句是:
A、故宫是最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pā),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
B、为改善市容、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城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亲自坐阵指挥,对擅自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等公共场所经营的,依法进行没收、扣留等惩(chěng)处。
C、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洪水致使江河决堤,房屋坍塌,泥石流暴发。干旱导致土地龟(jūn)裂,庄稼枯死,饮水困难。等等现象屡见报端,让人不寒而栗。
D、历史是前人创造的,但评说历史是后人的权力和义务。时光不可逆转,历史的原貌难以完全恢复。也希望藉(jiè)此评说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意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明确阐述了政策主张,指出“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
(2)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________我们党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3)去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推出了以“2007年两会调查·老百姓关注热点”为题的网上调查,调查________政治、经济、社会、教科文四大类共40个问题。
A.授权  标明  涵盖         B.受权  表明  包含
C.受权  表明  涵盖         D、授权  标明  包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并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
B.《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遭弃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近来一些网站恶搞北京奥运会会徵、吉祥物的问题,法律界人士认为:这既亵渎了奥运精神,又是违犯法律的侵权行为。
B.10年来,每逢“六一”,这家饭店的工会领导总要组织员工前往市盲聋哑学校,给那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送来慰问金和学习用品。
C.“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控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D.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星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⑥⑤①④③②                B.⑥⑤①②④③
C.①②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⑥⑤
6、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组是:
A、 ①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才必有用
B、 ①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甚远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 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也百倍。 
    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0题。        生态整体主义        王  诺
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国内外有一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