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080字。莆田一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卷
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黄喜彬
第 I 卷(选择题,共21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电子垃圾
电子垃圾被丢弃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找到处理方法的速度,到今天,电子垃圾的增长速度是一般家庭垃圾的三倍。
让我们看看电子垃圾处理情况:一个普通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中含有1到4公斤铅,而电子垃圾,包括废弃的阴极射线管电视,是这种有毒重金属元素在市政垃圾中最主要的来源。电路板上星罗棋布的金属连接点包含锑、银、铬、锌、锡和铜等金属。电脑在垃圾处理中心被碾压成碎片,再掩埋进地下,但其中的金属元素可能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如果进行焚烧处理,它们又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气体中不但含有有毒的金属化合物,还包含了塑料燃烧后产生的一系列致癌物质。尽管处理厂的过滤设备和除尘设备会捕捉到这些有毒物质中的大部分,但哪怕是一点点,只要扩散到大气当中,也会对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
聚氯乙烯(PVC)通常被用作导线的包裹材料。它是有毒的塑料,燃烧聚氯乙烯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在一定的燃烧温度范围内,它甚至可能产生臭名昭著的致癌物质——二恶英。
生产电脑和其它电子设备的过程同样引起人们的注意。对美国来说,开采用于制造电子零部件的稀有金属已经成为对这个国家环境危害最大的工业产业,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列出的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企业中,大部分是金属矿石开采企业,而这些矿石基本用作生产电路板中必须的稀有金属。美国有自己的环境保护法,这些法律非常严格,于是其他国家成为替罪羊。为了满足对铜、金、银和钯日益扩大的需求,为了满足美国人“电气化的生活方式”,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撕裂了自己的国土。在刚果(金)的密林部落中生活的土著人口已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因为他们的家园被砍伐清理出来,为了在那些土地上开采含有铌和钽的矿石,这两种金属是生产移动电话不可或缺的原料。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几家移动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已经宣布它们会在未来几年中尽量避免使用刚果(金)生产的金属原料,以此来保护热带雨林,并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节选自《读者》2006年第12期)
1.下列对电子垃圾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垃圾的电脑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阴极射线管电视是市政垃圾中有毒重金属元素铅的主要来源。
B.废弃电路板上金属连接点之中的锑、银、铬、锌、锡、铜等金属元素在处理中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会产生危害。
C.焚烧处理电子垃圾会产生有毒气体,其中含有毒金属化合物、致癌物质,一旦扩散到大气中,就会给人类构成巨大威胁。
D.电子垃圾当中的有毒塑料含有氯等有毒物质,燃烧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恶英。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垃圾主要指的是被丢弃的电脑和其它电子设备,对于这些电子垃圾处理的不当,将导致它们威胁环境。
B.美国生产的电子产品所使用的稀有金属大多是来自非洲和亚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百姓因此而饱受环境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之苦。
C.开采铌、钽两种稀有金属原料,使刚果(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出于保护热带雨林,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目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几家移动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开始拒绝使用那里生产的金属原料。
D.电子产品在生产当中的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原料的开采上。在美国,对国家环境危害最大的工业产业是开采用于制造电子零部件的稀有金属的矿业。
二、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古代货币——贝币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于是,渔猎时代的石斧、石刀,游牧时代的皮革、齿角,农业时代的谷物、布帛,以及历代用以装饰的贝壳、蚌、珠、玉石等等,都曾充当过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最长,流通的地域也最广。
海贝有150多种,它们生长在浅海中,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所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里记载:“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贝币的生产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那时妇女是原始贸易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赐等,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价值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使用贝币。在西周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日盛,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字,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