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30字。
文题: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特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也是课堂”中考作文训练指导及例文
一、审题:
此次作文题为“这也是课堂”,严格来说是属于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或者也可以说是在题目上作了严格限制的话题作文,因为它可供选材的范围是极为宽泛的,这从作文的提示语中也可看出端倪。但要真正写好这篇作文却不容易,如果不认真审题,将很可能出现偏题或跑题之作。
题目“这也是课堂”,首先要明确“课堂”的要义,结合提示语我们可以得知,这里的“课堂”应是指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增长智慧和才干,能给心灵以净化,思想以启迪的“课堂”,其中“也”是重点,它表明这不是学生平常上课时的课堂,应该是指给人以教育,使人得到磨炼的除正式课堂之外的任何地方。
“这”是个代词,它表达了一个宽泛而又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赋予“这”以很多具体的内涵,如“人生”、“社会”、“家庭”、“书本”、“网络”、“自然”、“生活”、“人与人之间”等等。
二、构思:
审好了题,思路自然也就开阔了,一般的记叙文是首选,关健是要有点题之句段,可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的叙述,以比喻的形式点明“人生、社会、自然、生活”也是课堂这一主题。这个中心可以是自己领悟到的,也可以是受他人教育而获得启迪的。个人以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创新性的构思:
(1)可由学生本人向老师或家长讲真心话的形式,委婉地劝告他们不要老是以“课堂”来束缚限制学生或孩子,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应该让孩子们到“课堂”以外的“大课堂”去锻炼,从而表明了生活是“课堂”的延续,是课堂之外的“大课堂”这一主题。(建议采用“书信体”的形式)
(2)可以日记体、标题体或镜头体的形式,撷取生活的点滴,体现生活处处是课堂,人生也是课堂的主题。
(3)可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通过对大部分中学生的深入调查,发觉许多学生因家庭的束缚和升学的压力,过分偏重于学校的小课堂而忽略了生活的大“课堂”,从而丧失了许多能力,最后呼吁大家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因为“这也是课堂”啊!
(4)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甲、乙两位学生的交谈,反映出他们想到社会大“课堂”去磨炼,却因种种压力与束缚而无法付诸实施的苦恼心情,借甲、乙学生之口表达出事实上“社会”也是“课堂”之主题。
(5)可采用散文体的形式,阐述广泛地阅读可以使人明智,使人聪颖,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美好情感等,可以获取学校课堂之中所无法得到的知识与才干,从而体现“阅读也是课堂”这一深刻主题。
(6)可以小说体的形式,虚构出一位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遭遇的尴尬事,反映出缺少生活“课堂”磨炼所带来的危机,结果以某人语重心长地劝诫“这也是课堂”啊收尾,发人深思。
(7)可借助病历体的形式,通过对一位只懂得在“正式课堂”里埋头苦学的学生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病症”的诊断,以医生建议或医生手记的方式忠告患者应多多到社会上、生活中去实践、去锻炼,因为“这也是课堂”。
(8)可借用历史题材,以“历史新编”的形式,对人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这一故事进行改编: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却因缺少在“战场”这个“课堂”上的作战经验,最终导致“街亭”之惨败,临死之前悲叹“实践(这)也是课堂”啊,以生命的代价训示后人……
(9)可拟用表格体的形式,通过正式课堂和生活“课堂”(两张表格)所获取的知识、才干、能力、智慧等等方面的对比,表达出“生活也是课堂”这一深刻主题,启示人们千万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