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20个字。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练习:①、第一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茅屋为雨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②、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
③、你认为此诗之所一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⑦、杜甫的诗歌被成为“诗史”,有人说,本文只是在写自己的境遇,你对此有何看法?
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1.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叙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安史之乱.杜甫的《石壕吏》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并作简单赏析。
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二:过故人庄•孟浩然
(唐代田园诗人.诗风:悠然闲适)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
赏析:诗是田园诗。其妙在:记叙的虽是平凡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特别是颔联,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主旨:抒发对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名句:①写美丽的山村风光的名句:
②田园生活的名句:
③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④在环境曰益北破坏的今天,人们更加珍爱美丽的自然风光,你知道的写自然风光的名句有:
⑤孟浩然的名句还有:
连接中考:盐城市2005年中考试题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1分)①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或 “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如两题都做,以答得较好的一题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