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期中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三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9 10:53:5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9000字。
徐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黄则成
请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满分150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所有答案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纸交回。
一、(34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10题。
(一)中医困境与文化之忧(15分) 
  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的方法,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 
  正是由于其自成一体,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中医理论“费解”,但这并不妨碍中医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时至今日,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和养生保健等方面,中医仍具西医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医四诊的“主观性”特征,也不妨碍优秀中医的准确诊疗,还因“简、便、廉”等优势深受群众喜爱。可以说,那种将中医困境完全归咎于其自身“缺陷”的观点,如同将一棵大树的枯枝败叶,归咎于树自身有“病”,却忽略了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因素。 
  其实,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以“强国”时,中医的困境就已开始。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中医不科学”等矫枉过正的言论,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背后则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从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案”、新中国初期中医药走过“弯路”,到目前的“取消中医”签名,均可看出这种阴影。 
  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大多数国人的认同为前提。同样,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当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了,传统医学的道理深入人心了,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会逐步恢复,中医界将不再疲于“自我辩护”,而是重拾自信,更专注于怎样继承和发扬好中医“国粹”。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人民日报》2006年11月30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闻、问、切”(四诊)尽管有强烈的“主观性”特征,但优秀的中医仍能用它们对病人进行准确地诊疗。它所具有的“简、便、廉”等优势使它深受群众的喜爱。
B、“中医不科学”等言论反映了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部分知识分子将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加以否定。
C、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导致越来越多的国人文言文阅读能力弱化,对传统文化也日渐陌生。
D、作者认为,复兴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中医才可能走出困境。
2.阅读上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语句含义的理解:(3分) 
                                    ▲                                                          
3.阅读上文,概述中医陷入困境的历程。(5分)
                                    ▲                                                      
4.目前,汉字书写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十分严重,网络语言和电脑打字的普及也严重影响到汉字的纯正和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请你参考文章中有关对中医的观点,谈谈你对目前汉字出现这些情况的看法。(4分)
                                 ▲                                         
(二)黄河明月里(19分)
柏峰
⑴在最后一片红叶飘落了的季节,我突然决定去黄河的岸边,想让汹涌的黄河冲刷掉心灵上的yīn mái(    ),摆脱梦魇一样的精神压迫,让我的生命再次振作起来。很久以来,一直走不出李商隐那充满着哀愁伤感的诗的氛围。在我的书案上,几乎全部都是李商隐的诗集和有关李商隐的生平资料,他的身影每每在我眼前晃动,这样,我的灵魂就一刻不能摆脱梦魇一样的精神压迫。
  ⑵今天,我来到黄河岸边,想让我的胸间激荡起黄河雄壮的旋律!
  ⑶当我站在黄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思绪还在翻滚,像这脚下的黄河水一样在拧着旋子咆哮着卷起千堆雪。我知道,一个人总是有烦恼的,没有困顿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在黄河的面前,看见黄河那巨涛大浪隆隆作响一往直前滚滚东流去,人就显得太渺小了,内心蓦然间回响起震撼天地的英雄交响乐,全身心被黄河涂上了悲壮的色彩。 
  ⑷这里是辽阔的黄河沙滩,沙滩上是一片片密密实实的芦苇,连接着远方的尽头。在深秋的季节里,芦花像是白色的云朵从天际涌来,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怒涛云海,撕扯着浩荡气流的寒风,和着黄河的隐隐如雷一样的咆哮声,组成了黄河绝美的动态的天地大图——在这幅大图之中,你不能不激动,不能不感到全身的血液在哗哗地流淌,不能不感到呼吸的紧迫,不能不感到眼前一阵眩晕      ! 
   ⑸书斋里的生活,局限了人的视野,墨水瓶里断然不能兴起壮阔的波澜。在黄河和黄河沙滩芦花飘飞的地方,才有可能使你的思维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使你的被束缚的灵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