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高考作文立意指导
马宽明
【导读】
综观2004年——2006年全国卷及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发现如下特点:话题作文占优,命题作文增多,两种作文命题各领风骚,而话题作文向着题意作文的方向发展;考查内容重点关注考生人生的发展、修养的提高、习惯的养成、思维的能力:命题着力引导考生融入社会、直面人生、观察生活、品读心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快乐地生存、健康地发展。针对此,笔者编写了几则作文立意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w
一次班会课,老师在讲桌上放了一个罐子、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老师把鹅卵石放满罐子,问自己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真的吗?”老师接着拿出一些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进去,摇一摇,再加一些,然后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也许没满。”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的细声回答。“很好!”老师说完,又拿出一大袋沙子,把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再问学生:“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吗?”“不是——”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好极了!”老师称赞道。之后,他把一大瓶水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碎石子、沙子填满的罐子。最后,老师把罐子、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瓶按次序摆放在讲桌上,没说什么。
当把这些事都做完后,老师正色地问他的学生:“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结论?”
读完这则材料,你“从上面这些事情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结论”?请以此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拨】
本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其健康地生存、发展,本题是有限制的题意作文,立意必须从“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出来,否则会产生跟“教育教学”有关结果跑题的立意。思考材料的内涵一定要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想想这些词语和句子除了表面的意思外,有没有深层的含义。立意的角度有二:一是老师做实验的过程,特点是罐子填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是貌似填满了但仍有可填的空间,由此联想,可以得出学习与时间、生活与时间、工作与时间的关系方面的立意,还可以得出人的潜能大有可挖等方面的立意:二是老师最后的做法(有行无言)——“老师把罐子、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瓶按次序摆放在讲桌上,没说什么”,这句话有着丰富的潜台词(注意加横线的文字)。老师“没说什么”,分明是在暗示学生,老师为什么要“按次序摆放”,如果把次序打乱再把它们放进罐子里会是什么情况?由此联想,可以得出科学统筹、严密计划的重要等方向的立意。“罐子、鹅卵石、碎石子、沙子、瓶水”有没有喻意?比喻什么?由此联想开去,我们可能会想到人生,如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起来等方面的立意。“鹅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