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14 23:24: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1,  读懂小说。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试图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他讲了个什么故事? 
2,  体验小说。看惯了“全知全能视点”的传统小说,这种“受限制视点”的小说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体验历史的切入点,努力去感受小说中的“我”的困境——“我”的悲剧性在哪里? 
3,  积累一些鉴赏评价现代小说的术语、方法和经验。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与文本研习 
教学设计: 
零,课前交流: 
上课前,大概用3分钟时间,先和学生聊会天。使听课者和我都了解学生的阅读接受情况。 
事实上,我上周末已布置过预习作业,叫学生们梳理一下小说情节、分析分析人物形象、提出点希望在课上讨论的问题。从作业反馈来看,学生有部分可能没耐心看完小说,大部分看完了,但没明白小说到底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者说,其实看明白了,但以为自己没明白。学生提出的最多的问题是——小说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环境描写。 
1,昨天回去又把小说读过一遍了? 
2,感觉怎么样?(难?易?小说很高明?哪些地方看不明白?……) 
一,梳理情节,互助答疑,读懂小说: 
同学都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不好读明白,看来我们这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读懂小说。 
这样,我们先一起按照传统小说的阅读方式,来梳理一下小说的大致情节,然后把我们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读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看看在相互的帮助和启发下,我们是不是就能够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也就是弄明白,海因利希·伯尔到底给我们讲了个什么故事。 
1,梳理小说情节,谁来开个头?(学生合作串讲故事) 
“我”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学校(临时医院),将被抬往美术教室(那里是简易外科手术室)。在去往美术教室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最后,“我”证实,自己所在的正是“我”的母校(三个月前,“我”是这所文科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同时“我”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记录好,找到自己能回答来帮助启发他人。 
估计学生的提问包括:A,比尔格勒是谁?B,“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C,“我”为什么2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D,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