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4道题,约3410个字。
⒘寻找时传祥
编写:刘天勤
课堂追踪
一、基础积累
⒈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遣送(qiǎn) 添置(zhì) 人事苍桑(cāng)
B.黯然(àn) 宽敞(chǎng)诚挚握手(zhì)
C.感慨(kǎi) 偌大(nuò) 翻箱倒柜(dǎo)
D.颤抖(chàn) 惊讶(yà) 记忆尤新(yóu)
⒉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漠然:沉默无语的样子。)
B.很快,一张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诚挚握手交谈的照片传遍了大江南北。(诚挚:诚恳真挚。)
C.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记忆犹新,(记忆犹新: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依然很清楚。)
D.“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敬业: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二、课堂感悟
⒊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几十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
⒋选词填空。 (漠然 黯然 默然)
①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 。
②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 。
③记者 。
三、提升演练
①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
②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工贼”。
③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1971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揣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④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那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干干净净,乡亲们就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⑤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⑥1972年10月26 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⑦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⑧1973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两年后的5月 19日,他也走了,时年60岁。
⑨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⑩记者默然。
11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大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⒌选文中①段中“动荡的年月”和文章第一部分中的什么短语相呼应?又和选文中的哪个短语相呼应?
⒍选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时传祥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