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0个字。
《祖父和我》教案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郑英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 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Ø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Ø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1、问题:在你眼中,“家”是什么?
答:避风港、温暖的窝、归宿、充满亲情的地方——“有家真好”
2、家人中谁最疼你?而你又最爱谁?
Ø 学生自由发言
Ø 老师总结:family=father and mother , I love you.
3、引入课文:《祖父和我》(板书:题目、作者)
(1)作者眼中的“家”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
(3)老师板书:大花园、人物(祖父和“我”)、趣事
(4)追问:为什么写“祖父”,而不是“父母”呢?
二、作者简介(5分钟)
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试着回答上题。
2、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
踏莎行·访萧红墓
天涯流落,江湖笑傲,难得才情高格调。长留清辉在人间,寂寞空冢凭谁吊。
海着碧衣,山披翠袄,凄凄此处埋芳草。北魂南魄领风骚,文债情债均未了。
3、朗读、讨论这首词的内容之后老师归纳总结:
这是一首哀悼萧红的小词。从同学们搜集的和这首词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天涯流落之人。她有着很高的才华,却因种种原因以悲剧结局。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她的母亲重男轻女,对萧红也是恶言恶色,在其幼年时就去世了;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