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古韵》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2/14 7:03: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80字。
春之古韵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和联想及对比等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2感受春景的美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了解想象和联想及对比等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式
  教学步骤
  1导入课文:
  一 《春夜细雨》杜甫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祈求风调雨顺、希望享受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反映了喜雨降临时极为愉快的心情;
  2“喜”是全诗的感情基调;为什么而喜——好雨知时节。“春雨贵于油”,这一场及时雨滋润大地。首联一个“知”和“乃”把雨写得有灵性,突出这是一场好雨。“随风…细无声”,一个“潜”和“无声”运用拟人手法把雨写得有情有意,这两句诗成为名句,常用来比喻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和风细雨般的教诲。这样好的雨当然应下个够,颔联“野径…独明”,放眼望去,田野小路均被黑沉沉的乌云所遮掩,天地间怎一个“黑”字了得,平时波光粼粼的江面,此时只有船家渔火一点通明,以“明”衬“黑”。“晓看…锦官城”早上去锦官城看,那儿花团锦簇,红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