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60个字。
潘美华·衢州华外·教育案例
渐行渐远·且思且近
我从来不要求儿子每周要背几首诗或认几个字,相反我总是带他去轮滑、看他在白纸上涂抹、和他一起耍赖皮下飞行棋,我总想助他攒下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心的美餐。直到我发现,有一天孩子一脸沮丧地回家,告诉我因为拍球一分钟不满90个、因为跳绳半分钟不到60下而没受到幼儿园老师的表扬坐了冷板凳,我才发现,竞争压力与荣誉感终究会让孩子意识到童年是无法挽留的,只能珍惜与回味,而随之而来的与同龄人的比拼是否会让我也从孩子的玩伴走向严教的师长呢?
同样,作为班主任我也总希望自己和学生的距离不因纪律卫生学习上的管理而有“代沟”,我尽力使学生明白,我的疏导和管理正是为了他们的自律和“不需管”。然而以下的一幕幕也让我明白学生们在学业的竞争中童心的丢失几成事实,师长的形象终究无法被学生视作“师友”——尤其是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
师生间渐行渐远,但还是让我们为师者且思且近吧。只有透过这些现象、找出症结、呵护孩子们的童心、了解其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求得师生关系和谐的途径,班主任强化班风学风的行为策略才能真正被理解、接受并贯彻。
一、面对童心的抉择
作为已有近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可以算是老班了,但一届届学生总有新的状况需要新的方法对待。可是有一种要求却是他们共有的,那就是学生总是要求班主任做到绝对的公平、理解与关爱。如果“偏心”“专制”是他们不理解班主任行为时常用的背后评价,那么自然有些管理就难以真正深入其心了,师生关系也就谈不上和谐了。今天晚读课的五分钟让我证实渐行渐远的想法并为之震颤不已——
原来,每天5:40科代表会组织开始晚读二十分钟以便顺利过渡到晚自习心态,今晚当我5:45分来到教室时,全班学生仍在看动画片,有几个学生在维持晚读想要关电视机,但有几个却执意不让,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班门口并让双方一下子陷入了尴尬。当我一言不发掉头离开教室时,学生可能理解为老师生气了,而实际上我真的很难说清我心里那种无奈、不忍的复杂感情。虽然是初二了,但这样看来,这还是一群忙中偷闲喜欢看动画片的孩子啊,大人们观影兴致正浓时尚且难言放弃,更何况他们呢?当动画片与晚读冲突时,作为班主任,我该何去何从?毅然开始晚读违背他们的童心还是调整晚读计划以适应他们的兴趣?
当我了解到学校电视本就是从5:30到5:50时,我建议科代表把晚读开始时间延迟到5:50,以求折中,但意外的是学生竟拔了插头再不看了,当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的时候,他们也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考虑晚读的用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