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50字。
谈农村学校阅读教学的“损失”与“省时”问题
重庆市云阳县师范学校 陈绍清(404502)
内容提要:当前农村学校阅读教学没有“就位入格”,其现状令人堪忧。表现在:一、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二、课堂教学缺少语言训练,“满堂问”和“满堂灌”的现象较为突出;三、课堂提问缺乏启发性、层次性、目标性;四、阅读课课堂结构陈旧,程序呆板,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降低当前阅读教学的“时耗”,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教师要运用取消原则,精简原则,合并原则三个“法宝”,抓好课堂“三变”,构建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新模式,大兴阅读课要返朴归真之风,努力把阅读课上成读书指导课,学法指导课,语言文字训练课。
关键词:农村学校 阅读教学 损失 省时
提 纲
一、从教师“照抄教案”现象谈起
二、农村学校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三、降低阅读教学“时耗”,达到省时高效目的之措施
(一)运用三个原则:取消原则,精简原则,合并原则
(二)把握“省时”的关键:抓好教学“三变”
(三)找准“省时”的突破口:构建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新模式
一、从教师“照抄教案”现象谈起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文科教研组长,在平时的教学现状调查和听课中发现如下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教师照抄教案以应付上级的教学六认真检查;部分教师长期不备课,临上课时拿着教案书走上讲台“即兴施教”;多数教师是先上课,后备课(抄教案)。这三种怪现象所造成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由此我想到当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怕承担上公开课的缘由。试想:以往照本宣科式地教学搞惯了,以往“上到哪儿黑就到哪儿歇”的作法操练惯了,突然来“赶鸭子上架”,上一堂像模像样的公开课,对教学目标的拟定,训练点的把握,训练程序的安排,教学结构的优化来一番“深思熟虑”,有的教师能没有畏惧心理吗?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没备好,教材没钻熟,“临战擦枪式”地上课,只能导致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费时多,效率低。如何根治教师在课堂上浪费时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