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3 14:49:4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990字。
13、《呐喊》自序
鲁迅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写作《呐喊》的原由,命名为《呐喊》的用意。
 2、强化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把握一些复杂长难句的含义
 3、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状况,学习他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精神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设想
 教学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
重点难点: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对思想发展的影响
 文中一些长难句的分析把握。
一、简介有关知识
 1、《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  1918年4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药》  1919年4月          《明天》  1920年6月
    《一件小事》  1920年7月    《头发的故事》  1920年10月
    《风波》  1920年10月       《故乡》  1921年1月
    《阿Q正传》  1921年12月   《端午节》  1922年6月
    《白光》  1922年6月        《兔和猫》  1922年10月
    《鸭的喜剧》  1922年10月   《社戏》  1922年10月
 3、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4、序言,写在著作正文前面的文章,可分为三类。
 自序:作者自己所写,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他序:他人所写,一般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
 代序: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
二、检查预习
 按拼音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zhì)铺          (zú)业    久      (wéi)
    不      (míng)一钱    不      (dàn)于前驱
    愤      (mèn)    反      (xǐng)
三、研习课文
(一)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
 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两层:1.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二)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
 “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