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8 11:42: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0题,约7600字。
第三册读本文言文练习      
   ht88111
一、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文后题目。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
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
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
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4、翻译“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