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7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7 17:24: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荷塘月色
岳阳市岳化一中   陈立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矛盾心情以及产生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体会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以及新鲜贴切的比喻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方面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景物美的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二、营造意境。
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荷塘?能不能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
月亮呢,大家喜不喜欢?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空。山朦胧,水朦胧,秋虫在呢哝。(朦胧的意境中,让人感觉如在云里雾里,飘飘欲仙,让人心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今夜月明人尽(全)望,不知秋思在谁家?(面对中秋明月,勾起无限秋思,表达自己的对亲友的怀想,也可看作是对飘泊异乡的人们的伤感悲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近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三、解题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作者所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文题就点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四、把握相应段落。
文章哪些段落写了荷塘月色?(4——6段),生齐读。
五、讲读第四段
1、听录音,思考讨论: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写了哪些事物?怎么写的?
2、师生订正:
A、明确:写荷塘,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写叶子是“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用叠词“田田”写出了叶子浓密的状态,又通过比喻形象地刻画了荷叶的动态美,有静有动,动静结合。
B、指导学生分析描绘荷 花、荷 香、荷 波的有关句子。
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以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化静为动,写出了绽开的荷花如柔美的女郎,含苞的花骨朵似娇羞的少女,象美女般纷至沓来。接着用比喻,“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出浴的美人突出其“晶莹剔透、圆润明亮”,“星星”显示其晶莹稠密,这是有月光照耀的荷花的情状。
荷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与歌声的隐隐约约,时断时续相类似,可以作比。这种特殊的比喻称之为“通感”。顺便讲讲“通感”的特点及运用。‘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等等。
荷波:由“微风过处”引渡,又鲜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