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涵诗情,才能生动感人。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较,能更为充分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的享受。以公刘的《致黄浦江》为例,诗中蕴含的是正义的崇高的感情。这诗写于黄浦江的血泪史结束之后,末尾说“今天我有权写下这骄傲的诗行”,一股爱国豪情深深的打动读者。艾青的《给乌兰诺娃》,把芭蕾舞的“美”写得那么美,一缕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思,长久的埋在读者心中。然而,要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有命意鲜明、直抒胸臆的,也有比较含蓄,把真意藏匿起来,而以曲折和折射的方式加以暗示的,偏于表现哲理的诗,多是如此。读含蓄较多的诗,要注意领悟,少作一些无谓的解释,也许会接近或切合诗的真意。怎么领悟呢?第一,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读艾青的《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从总体气氛看,这首诗揭示了一代海员的情怀。而千百万海员豪迈而丰富的性格,不正是亿万人民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