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7 12:15: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20个字。
《多收了三五斗》学习要点
  一、导入
  丰收了,我们会想到很多,有堆积如山的粮食,还会有农民脸上甜美的微笑,可是,文中却反应了丰收反而使农民破产这样一件怪事。
  二、内容概述
  1、 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 
  清晨,丰收之后的一群旧毡帽朋友,来到万盛米行的河埠头粜米。占卜他们的命运。(序幕)
  万盛米行的柜台前,旧毡帽朋友向米行的先生询问米价、哀求提价、要求换现洋钱,没有结果。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旧毡帽朋友忍痛低价粜米。(开端)
  中午,旧毡帽朋友来到街上购买日用品。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计手里。(发展)
  傍晚,辛苦了一年的旧毡帽朋友,三五成群地聚在自家的船头上,酒后议论、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和愤懑,流露出他们的反抗意识。(高潮)
  散乱的谈话没有决议,旧毡帽朋友各自开船回家。(结局)
  第二天,在各处镇上,仍有同样的故事发生着。(尾声)
  2、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表现小说的主题。
  对话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写得生动传神,性格鲜明。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且还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一)“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
  (1)对话描写展示了30年代中国农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伤农”者并非完全是由于资本家伤农压价造成的“谷贱”,也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旧中国的反动统治和剥削制度等造成的。
  (2)刻画了“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旧毡帽朋友”是中国农民的群像,在旧社会他们是受压迫、受剥削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不断地借债,维持着非常低下的简单地再生产。他们也有希望,有时也有“愤激”,也有抗争,但更多的是哀求、忍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