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4 20: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烛之武退秦师<br>
一、  教学目标<br>
1.  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br>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鉴赏文言文的能力。<br>
3.  领会本文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体会本文的辞令美。<br>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br>
1.  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br>
2.  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古汉语的特殊句式。<br>
3.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br>
三、  课时安排<br>
两课时<br>
第一课时<br>
1.  导入新课<br>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中国的谋略宝库,其能人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于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秦晋联盟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br>
2.  了解《左传》<br>
(1)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历史上出现过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文学价值,《左传》都要超过后两者。<br>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br>
(3)《左传》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长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有许多出色的外交辞令,可以说《左传》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从中吸取了营养。<br>
3.  介绍背景<br>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秦晋两国联合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br>
4.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br>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br>
(1)文章记述了一件什么事?<br>
(2)请同学们概括各段要意。<br>
明确:第1段 秦晋围郑       第2段 临危受命 <br>
第3段 说退秦师       第4段 晋军撤离<br>
5.  分析文章第一段<br>
(1)学生朗读并翻译第1段<br>
(2)指出重要的虚词和实词的含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br>
A以:因为。贰:从属二主。<br>
B两个"于"的用法不同:第一个解释为“对”;第二个解释为“向”。<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