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00字。
爱之深,责之切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词语释义献疑
小越中学 语文组 梁晴
[摘要] 释义是文言文注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故作为权威教材的人教版《语文》中的词语释义之准确性似毋庸置疑。然而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行教材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斟酌。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其进行反复修订,但至今仍未成一个系统。所以本文从术语运用失误、词语释义失当、必要释义缺失、以今释古的错误以及语义注释与文意注释的混淆等五方面系统的来阐述引起释义错误的几种可能因素,以期为《语文》教材改革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文言词语;词语释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称人教版)处于教育类出版社龙头的地位,担负着国家托付的为各级各类学校编修教材的重任,关系着天下千百万青少年的学习大事。多年来,其贡献和成就有目共睹,在业内享有盛名。正由于“爱之深”,所以“责之也切”,当其所编修教材上的问题显露出来,就如白璧上的斑斑瑕疵一样的时候,让人觉得特别刺眼,特别不舒服,因为这跟它的身份很不相符。作为一个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者,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深有感触,就像骨鲠在喉,不吐不为快。本文就人教版《语文》高中教材文言注释错误在释义方面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简单的评说和瞻望。 以下从五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术语运用失误
词义有概括义和具体义之分,“词义的概括性非仅指单义词,其中包括多义词的每一个义项。多义词出现在具体语境中,必定是单义的,而这样的单义又是具体的。”注释时因用不同的术语加以区分,新编教材虽然已经注意到这些,使用了“这里指”“文中是指”等术语来表示具体意义,但还是疏漏了很多,诸如: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18课《烛之武退秦师》86页注释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注释“贰于楚,从属于晋的时候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这里“贰”理解为“从属二主”并不准确,似乎理解为背离一方面而归附拥戴另一方面为妥。《左传》中的这句话在《新序·善谋》作“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理而附于楚。”这是古人将这种“贰”读为“附”的例证。《国语·晋语九》:“是吾以鼓教吾边鄙贰也。夫事君者,量力而进,不能则退,不以安贾贰。”韦昭注:“贰,二心也。”此例中,“安”与“贰”词义相反。综观以上各例中“贰”字,或义同于“附”、或被解为“二心”,其实,都是指背离一方而投向别一方。“贰”字本身为“携贰”义,他所表示的行为就必须包含两个方面。如果简单的释为“两属”,其间的“背此亲彼”的实际意义就揭示不出来了。
同篇86页注释19“敢以烦执事”课文注:“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按:《左传·僖公三十年》:“敢以烦执事。”杜预注:“执事,亦谓秦。”这里用了注释术语“亦谓”,说明是随文释义,“秦”并非“执事”的词义。其实,“执事”的本义应该是个动词词组,即“担任工作,从事劳役”。《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注:郑司农云:“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