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840字。
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0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9小题每题3.0分 小计27.0分; 第10小题为9.0分; 共计36.0分。
1、葛朗台太太临死前对欧也妮说:“孩子,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葛朗台临死前对欧也妮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下面是对这两句话的比较分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葛朗台太太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天国,葛朗台希望在天国继续掌管钱财,两人的话说明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B.葛朗台太太的话说明她一辈子受丈夫的折磨,从未得到过幸福,是这个世界的牺牲品。葛朗台的话说明他一辈子执着一念追求金钱,守财奴的本性至死不变。
C.葛朗台太太的话表明她看透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金钱关系,表现出对人生的失望。葛朗台的话表明他在人世赚取了大量钱财,至死不愿撒手,表现出对人生的留恋。
D.葛朗台太太的话表现了她临死前最担忧的是女儿和她一样得不到幸福。葛朗台的话表明他最担忧的是他的财产会遭到损失,对女儿的幸福则漠不关心。
2、与“技经肯綮之未尝”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D.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3、判断正误,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夷□服”中“□”表示这个字残缺,与《药》中“古□亭口”中的“□”用法相同。
B. “人心惟危”引自《尚书》,意思是人的心地险恶难测。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是苏轼题为《江城子》中的诗句。
D.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于1932年2月7日至8日为纪念“左联” 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
4、《祝福》中,“我”既然是在鲁镇年终大典这一夜回来,但为什么又说“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鲁镇年终祝福一派热闹景象,“我”寄食别人门下,感到孤独、寂寞。
B.因为虽然是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好暂时借住在鲁四老爷家里,很不方便。
C.鲁镇旧的习俗没变,人也依然如故,该看的看了,该访的访了,没心要呆下去了。
D.与鲁四老爷的谈话很不投机,鲁镇封建、落后的习俗像潭死水,与“我”这个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格格不入。
5、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好像被锁着的狗,一辈子被幽禁在无知和恐怖里,__________ 我们的生活就是黑夜,就是墨黑的黑夜!”
A. 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对什么都害怕!
B.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我们都害怕!
C.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对什么都害怕!
D. 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我们都害怕!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D.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7、 《母亲》细致地描写了母亲“几秒钟的动摇”和战胜动摇的心理活动。对 此,你认为下列分析评价哪一项最正确。[ ]
A. 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典型代表,既为“典型”,就应当是不含杂质的、高大而完美的,因此,细致地表现她的“动摇”心理,有损于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
B. 人无完人,英雄人物并非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能不断战胜自己罢了。作者这样写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