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3 7:42: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0字。
死水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诵读指导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一般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促人思考的魅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二、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说说读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你觉得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以上问题,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感受。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