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位育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16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5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李白《_______》)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李密《陈情表》)
(4)杜甫在《蜀相》中,以“_______,_______”一联凝聚了对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 赞颂与钦羡。
(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直接否定道家“齐万物”“一生死”主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②. 猿猱欲度愁攀援 ③. 蜀道难 ④.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⑤.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⑥.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⑦.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⑧.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嫉、蛾、猱、僮、频烦、诞、彭殇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线上教学期间,王老师认真授课之余,还无时无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令人动容。
B. 蔬菜供应紧张,原本一文不名的白菜,而今已飙升至每斤七元,令老毕大为震惊。
C. 他虽在网上发表了不当言论,但及时悔改,罪不容诛,大家还是不要进行网暴了。
D. 这次作文竞赛初赛中,他的作品语言表达平平,但构思立意差强人意,最终入选。
(2)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面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雨村判案 B. 元妃省亲 C. 探春理家 D. 香菱学诗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于安史之乱所能够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书上那些简单的、冷冰冰的东西,但有了杜甫,他的诗记录了十几年的漂泊和奔波,在路上所见的人和情景,他的病痛、他的思念、他的忧虑、他的极其复杂的所有情感。,,,,。
①杜甫打开了我们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
②杜甫的伟大在于现在的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
③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
④在杜甫之前人的生活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被写到诗里的
⑤或者说他第一次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
A. ①③②⑤④ B. ①④②⑤③ C. ④②①③⑤ D. ④①⑤②③
二、阅读(65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
宋时磊
①在人工智能时代,小说创作者、读者和批评者或将彻底改变。能够建立崭新文学艺术形式的,不再仅仅是人类,而是能够从事文学创作的机器人,或者是人机合一的创作体。2016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所创作的小说《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参加“新星一奖”比赛,能够通过初审;2018年作家陈楸帆刊登在《小说界》的作品《出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