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十一校联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370字。
吉安市2025—2026学年(上)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练习检测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足庐陵,我总忍不住在古迹间流连徘徊:凝望文山祠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铿锵誓言犹在耳边回响,字字尽显家国情怀()漫步白鹭洲书院,学子们诵读经典的画面似在眼前浮现,书声穿过千年时光。待暮色渐浓,街巷褪去喧嚣,只剩带着诗意的静(mì)______。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徊______(2)(mì)______
2. 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
【答案】1. ①. huái ②. 谧
2. ;(分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静谧(jìng mì):安静。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
“凝望文山祠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铿锵誓言犹在耳边回响,字字尽显家国情怀”和“漫步白鹭洲书院,学子们诵读经典的画面似在眼前浮现,书声穿过千年时光”这是两个并列的分句,表示作者对这两个地方的感触,因此,括号内应用分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变化多端,永远不会没有固定的形态。它在常温条件下为水,遇冷成冰,遇热变气,以云、雾、雨、露、雪、霜、雹等形式存在于各个空间和角落。在形态转换间,水也在悄悄______(贮藏 贮蓄)力量。其实人和水的际遇是相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可是,不管外界条件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像水一样,主动适应环境,积极拥抱变化。
3.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3. 贮蓄 4. 把“不会”或把“没”删去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贮藏:保管、收藏,多用于具体物品如粮食或货物。贮蓄:积累、储存,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力量或能量。文段中描述水在形态转换间悄悄积累力量,“力量”为抽象概念,且语境强调水在动态变化中逐步聚集能量,以适应环境,因此“贮蓄”一词更契合,突出渐进性积累;而“贮藏”侧重于静态储存,不符合文意。因此用“贮蓄”适合;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此句属于“逻辑矛盾”或“双重否定使用不当”。句子中使用了“不会”和“没有”两个否定词,构成了双重否定。在汉语中,双重否定通常表示肯定。那么,“永远不会没有”的意思就是“永远都会有”, 这样一来,句子的字面意思就变成了:水变化多端,(但它)永远都会有固定的形态。这显然与句子想要表达的本意——“水没有固定形态”,以及下文描述的“水遇冷成冰、遇热变气”等多种形态变化相矛盾,造成了逻辑上的错误。修改意见:删除“不会”或“没”。修改后的句子变为“水变化多端,永远没有固定的形态”或“水变化多端,永远不会(有)固定的形态”。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生命,需要珍藏。珍藏一句劝告,______;珍藏一份付出,______;珍藏一回教训,______;珍藏一次挫折,______。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会变得睿智 ②人会变得无私 ③人会变得谦和 ④人会变得奋进
A. ④②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排序。
每个“珍藏”的内容,需与后续“人会变得……”的结果形成因果关联,逐一对应即可:珍藏他人劝告会让人态度谦逊,对应③人会变得谦和;珍藏付出会让人更愿意奉献,对应②人会变得无私;珍藏教训能让人规避错误、增长智慧,对应①人会变得睿智;珍藏挫折会激发斗志、让人进步,对应④人会变得奋进。最终空缺处依次填入③②①④;
故选B。
6. 学校邀请文学社王老师为七年级学生作“阅读与文学”的报告,听完报告,同学们纷纷与王老师交流。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您讲得很好,语气很和蔼,听众都懂了,我们认为挺不错。祝贺您!
B. 王老师,今天您的报告很精彩,完成了我们交给您的任务。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