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一中等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7 15:42: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26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是一支有着光荣传承的部队,抗战期间,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上千日寇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连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刘老庄连的官兵们都要向连旗立下“血战到底”的军令状。这面82名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始终讲述着那场刻骨铭心的战役:1943年3月18日,侵华日军对淮海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奉命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该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千余名日军殊死搏斗。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黄昏。全连82名勇士浴血奋战,连续击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400余人,最终因寡不敌众陷入日伪军的重重包围。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朱明朝称:“当时,面对20倍于我的日伪军,官兵们毫无畏惧,整场战斗持续了近12个小时,与敌人拼杀到最后一刻后,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82烈士所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决死风范极大地鼓舞了敌后的抗日军民。”
  战斗结束后,当地82名青年重新补入四连,新四军三师七旅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刘老庄连”的连魂。有网友发现,“刘老庄连”旗帜上的“庄”多了一点,这源于战争年代的书写习惯,“压”是“庄”的异体字,在过去,两字同义同音,带点的“刘老压连”是连队的荣誉旗帜,所以连队队旗保留原有的字体和图案,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
  (摘编自《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走进英雄连队“刘老庄连”》,央视网2025年8月25日)
  材料二:
  1949年8月底,我奉命由位于武汉的新华社中南总分社调回北平新华总社,第一个任务就是与另一位新华社记者李千峰一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10月1日天安门开国大典的报道。
  政协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这次重大报道,全国各大新闻单位都派来了记者。10月1日正好轮到我采访,当天发的政府公告和庆典活动的消息都由我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斗结束后当地82名青年补入原四连,人数与牺牲官兵完全一致,这一安排是新四军三师七旅特意策划的,目的是让“82”这个数字成为连队的精神符号。
  B. 九三阅兵中,直-19武装直升机展示“80”字样,既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暗含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始于抗战时期,是对“历史与未来呼应”的巧妙设计。
  C.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提到了抗战精神,材料一写了“刘老庄连”的事迹,材料三写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艺工作者的感受,两则材料都体现了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珍视和平的宝贵精神。
  D. 材料一中“刘老庄连”旗帜的“庄”字多了一点,既保留历史书写习惯,也体现连队精神传承的独特性;材料三中田沁鑫的发言,则通过文艺作品将抗战精神具象化,两者均强调“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老庄连”的连魂“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抗战时期的战斗中,也可能体现在该连如今执行的各种重大任务中。
  B. 从开国大典新闻稿中胡乔木对稿件的修改可以看出,新闻报道需要考虑普通读者的理解程度,要把一些专业或模糊的表述转化为更通俗易懂的语言。
  C. 九三阅兵中“东风-5C”压轴登场,其“全时戒备、有效威慑”的解说词,表明此次阅兵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核武器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D. 三则材料中,“连旗立军令状”“公告原件别字条”“直升机组‘80’字样”等符号,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重大历史时刻对仪式感与象征意义的重视。
  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刘老庄连”精神对当代青年启示的一项是(   )
  A. 位卑未敢忘忧国。 B.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三则材料通过不同的“历史见证物”记录民族记忆。请完成下表,概括各材料中的主要见证物及其象征意义。
  材料 历史见证物 象征意义
  一 (1)_______ (2)_______
  二 (3)_______ 建国时刻的历史真实
  三 阅兵装备与文艺作品 (4)_______
  5. 三则材料跨越不同历史时期,却共同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延续与发展。请结合材料中的具体现象,阐释“英雄主义”内涵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并分析这种精神传承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解析】
  【导语】材料一讲述“刘老庄连”82名烈士抗战牺牲的英勇事迹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传承。材料二回忆开国大典报道经历,包括毛主席交公告稿、胡乔木修改稿件等细节。材料三记录2025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展现对历史的致敬与和平承诺,强调抗战精神传承。三则材料均围绕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展开。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这一安排是新四军三师七旅特意策划的,目的是让‘82’这个数字成为连队的精神符号”错误。材料一仅提到“当地82名青年重新补入四连,新四军三师七旅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未提及“特意策划”及“让‘82’成为精神符号”的目的。
  B.“暗含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始于抗战时期”错误。材料三仅说“80”字样象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鸟朝凤(节选)
  肖江虹
  那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大的雾,天地都给吃掉了。一眼的白,那白还泛着湿。我没有见过有这样气势的大雾,呼吸都不顺畅了。
  你们两个进来。师傅在里屋喊。师傅说今天雾大下不了地了,正好他有事情要交代。
  师傅从床下拉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子,他打开箱子,里面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