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1030字。
吉林省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用英雄壮举铸就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英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改进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
英雄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荣耀,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爱。但是,当前英雄文化的培育和弘扬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污蔑英雄、解构英雄的现象有所滋生,英雄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满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凸显中国梦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英雄文化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功能,不断激发人们投身中国梦的斗志和激情。当前,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要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着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维推动,以形成合力。其中,要格外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作用。一方面,青年的成长发展需要英雄人物的引领和号召,需要英雄精神的熏陶和哺育,每个青年学生心目中都有自己向往的英雄人物,这会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可以说,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英雄和崇尚英雄意愿最强烈、动力最强劲的时期,他们也是传承与弘扬英雄文化的生力军和先锋队。另一方面,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易受各种错误思潮、观念的蛊惑和误导。尤其是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对青年学生荼毒较深,在他们心中种下错误的种子,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英雄事迹、英雄人物、英雄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围绕这些资源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英雄精神、英雄文化为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补钙”,使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英雄观,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对英雄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思政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学术专长,从理论上深刻剖析各种错误思潮的谬误之处,切实为青年学生解惑答疑、廓清迷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到纪念堂馆、革命遗迹等处进行瞻仰、祭扫,近距离感受英雄文化、感悟英雄精神。
(摘编自于安龙《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论析》)
材料二: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英雄是人们昂扬精神的象征,是人们美好理想的寄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
(摘编自慈爱民《让英雄文化成为伟大时代的主旋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数仁人志士以热血浇灌民族土壤,革命先烈用忠骨夯实文明根基,中华民族文化就是他们的英雄壮举。
B.英雄文化的培育和弘扬需要全社会多维参与推动,尤其要重点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熏陶和价值观教育。
C.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民族只要拥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就能自强自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永远屹立不倒。
D.因为当下每个人都完全可以通过昂扬斗志、忘我奋斗成为英雄,所以英雄从来都是一个离我们很近的称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文章主题从具体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和思想深度。
B.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要渠道作用,有利于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对英雄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便于英雄精神的传承。
C.中华民族优秀作品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引领了本民族精英励精图治,而且也为其他民族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D.弘扬和传播英雄文化,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英雄文化氛围,进而培育更多的时代英雄人物,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3.下列选项,不属于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的一项是(3分)
A.某短剧中,一位农民用锄头“精准制导”,一击便炸毁日军装甲车。类似“我方开挂、敌方弱智”的神剧情节引发社会讨论。
B.通化市靖宇中学地处杨靖宇将军战斗和牺牲的热土,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地域文化资源,将靖宇精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
C.“雷锋班”现任班长走进校园讲述雷锋故事,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内涵,激励广大师生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D.某部队组织官兵集中观看以当代军人事迹为原型的影片,通过银幕展现反恐维和等真实场景,强化官兵对英雄精神的直观认知。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弘扬英雄文化的时代必要性,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5.复兴中学团委开展“英雄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为该活动设计一条不超过15字的宣传标语,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五万元
海明威
他喝得大醉。他呆呆地望着我。他的眼光有点太呆滞了。
“你会睡得很好。”我说。
“嗨,杰里,”杰克放下酒杯。“我现在没有醉意吧,你瞧?约翰带着摩根和斯坦菲尔来找我,你知道的。你知道我在沃尔科特身上下了多少赌注?五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