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中预科部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25 17:47: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97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北京有一条古老的城市轴线,如脊梁一样,贯穿南北,两翼对称。梁思成先生把这种在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
  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元朝的都城。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置中心台,再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至此,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象天法地”,将都城位置与天象中的北辰相对,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为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信仰。“左祖右社”,宫殿的左边(东)是皇家太庙,右边(西)是社稷坛,这体现了古代礼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中轴线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成为核心。在皇家祭祖的太庙以南200米建造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现合并组建为国家博物馆),蕴含着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坛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会堂,这里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地方,如此规划寓意深刻。
  进入本世纪,中轴线逐渐延伸,在北延长线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体育设施,“鸟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轴线北端的两侧,也形成了对称的格局。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经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的生机。
  (取材于谭烈飞、张馨予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该文件以“突出遗产价值、突出整体保护、坚持有效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北京中轴线及周边环境实施全要素、全过程保护,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在妥善保护前提下,通过创新手段合理利用,充分展示、发挥遗产价值,使历史文化在与现代生活融合中葆有勃勃生机。
  先农坛神厨建筑群内的宰牲亭院落是明清两代祭祀时加工牺牲的场所,其独特的重檐悬山顶结构被古建专家称为“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2023年7月,宰牲亭院落首次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拍照“打卡”。附近的老街坊刘先生为络绎不绝的观众当起了“讲解员”,谈起这里的建筑特色和古代祭祀的流程,他如数家珍。
  数字科技也为中轴线焕发生机提供了无限可能。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辉煌中轴”。展览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将壮美的北京中轴线“搬进”了博物馆,营造出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观众时而化身古人置身宇宙星空,天上北极星渐渐幻化为地上元大都中心台;时而聆听悠扬的古乐,欣赏古画晕染出的历史上的北京中轴线;随着北京钟楼的一声钟响,观众又进入当下,在老北京胡同的鸽哨、吆喝声中,感受北京中轴线的市井烟火气。
  2023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延续“传承中轴文脉,传播古都文化”主题,设置创意中轴、数字中轴等五大赛道,在2022年大赛基础上,增加了以北京中轴线为题材的音乐创作、文学创作、服装服饰设计等板块,旨在多角度、立体化挖掘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大赛激发了全民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个性化创意的结合。
  (取材于刘海红、张璐、李祺瑶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梁思成称贯穿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群的线为中轴线。
  B.元朝都城中轴线上有琼华岛、积水潭、永定门等。
  C.将都城位置与北辰相对,符合“南面而王”理念。
  D.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的位置关于中轴线对称。
  (2)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原则的一项是      
  A.启动钟鼓楼的文物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
  B.实施正阳门箭楼景观周边环境整治项目。
  C.加大老城区的住户腾退和街区改造力度。
  D.策划北京中轴线周末亲子公益徒步活动。
  (3)材料二提到的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设置了主题为“我在中轴线上”的展项。根据材料一,下列展品不适合在该展项展出的一项是      
  A.绘有北京鼓楼雨燕的明信片。
  B.卢沟桥“为狮驾到”冰箱贴。
  C.1979年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入场券。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的照片。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安门西边的中山公园原是社稷坛,曾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
  B.坚持有效利用的原则有利于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C.先农坛扩大开放区域,能够更好地展示、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D.以中轴线为题材的创作比赛,能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
  (5)学校举办主题为“传承•创新”的文化论坛,准备演讲的同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①—⑤处,帮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内容
  古都脊梁 外形的脊梁 ④                    
  ②           建筑布局体现了北极崇拜的居中观
  ①          新内涵 ⑤(举一例并阐释其内涵)
  ③         “辉煌中轴”特展用数字科技将中轴线“搬进”了博物馆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2.(1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此人君之操也。”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利之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