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等三校2026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3 8:15: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890字。

  2026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三语文试题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蛟龙”探海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逐日,再从“天和”驻留苍穹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标注着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度与深度,铸就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的座座丰碑。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奋力攻关的结果。从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大年、南仁东等新时代楷模,他们的感人事迹无不闪耀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六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涵,是我国科技界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破解“卡脖子”难题,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摘编自《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材料二:
  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里,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青年科研团队,正在攻坚一项新型储能材料的关键技术。负责人、博士后研究员陈帆说:“我们这项研究,就是从0到1的探索。失败是家常便饭,但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让我们兴奋不已。想想南仁东老师为了‘中国天眼’奋斗二十余载,我们这点困难算什么呢?”
  不仅仅是实验室,在广袤的田野上,年轻的“新农人”们也正用科技改写农业的“模样”。95后博士石磊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利用所学知识智慧养鱼。他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鱼塘水质,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饲料投喂,实现了养殖过程的精准化和环境友好化。“老一辈农人靠经验,我们新时代的农人要靠数据、靠科技。让土地产出更高的效益,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就是我的‘科技梦’。”石磊说。
  从“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的多次年轻化,到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青春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渐挑起大梁。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蓬勃的朝气、大胆的想象力和坚韧的行动力,诠释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青春底色。他们相信,未来已来,唯变不变;他们更相信,科技的未来,属于中国,更属于青年。
  (摘编自《青春力量闪耀科技创新前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中国科技成就硕果累累,覆盖了深空、深海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B.科学家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内涵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演变丰富。
  C.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国际战略博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D.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列举众多科技成就,主要是为了证明我国已全面领先世界科技发展。
  B.“破解‘卡脖子’难题”是指要集中力量攻克那些制约国家发展的基础科学理论问题。
  C.材料二中陈帆和石磊的例子,都体现了青年一代将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的特点。
  D.与传统农人相比,“新农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所阐释的“科学家精神”内涵的一项是(3分)
  A.某网络公司首席技术官发布最新算法模型并宣布其技术壁垒已形成。
  B.某科研所团队为了能够争取首发权,将未经验证的数据抢先发表。
  C.老院士将毕生积蓄捐赠设立基金,资助偏远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
  D.某高校教授要求其研究生所有研究成果均须将其列为第一作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两则材料都围绕“科技与创新”展开,但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长河逐日
  付 强
  河西村的日头,总是起得格外早。光秃秃的塬上,几乎没有遮拦,那轮红日一跃出地平线,光芒瞬间就如瀑布般倾泻下来,淹没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
  村支书老宋却比日头起得还早。他蹲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嘴里叼着旱烟,眯着眼望着眼前这条刚铺好柏油、直通县道的“致富路”。路上还散发着沥青特有的气味,黑得发亮,像一条巨蟒,匍匐在黄土高原的肌体上,蓄势待发。
  今天是个大日子。县里引进的新能源项目第一期工程就要并网发电了,就在村后那片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山坡上。那是几百亩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几年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