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21 10:25: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课时,约4800字。 
《前方》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同学们,前方是一个诗意的名词,它有梦幻般的色彩召唤我们,它有绚丽多姿的世界等候我们;它引领我们离开家园,奋然前行,它鼓舞我们实践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节课我们一起研讨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二、分析课文:
1、师:文本共12节,由摄影切入,然后生发思考,最后回归画面。首先一起读第一节,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切入画面的?
生1: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
生2:作者想归纳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们正在路上。便于下文由“路”展开议论。
师:同学们说得好,作者用语简洁,生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人在路上。这样便于由路生发议论。
2、师:全文重心在作者由画面生发的思考上,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要求找出提纲挈领的句子,哪位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见解?
生1:第二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开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第十节“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加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
生2:还有第十一节写到的“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支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句子较长,暂归纳为“人的悲剧性实质”吧。
生3:我认为第九节“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不是关键句,因为这是作者的推论,这从上文可以看出,人因为“前方”的呼唤,迫不及待地离家,于是便有了路,那么,路有何作用?第九节的这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不是核心的观点之一。
师:你说得很好,肯动脑子思考。我们是不是归纳出这样三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3、为什么会生发这些思考呢?下面我们研讨这三个问题。老师读一下课文2—7节内容,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哪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
生1:“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师:不要只读书,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读的这番话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是……
生1:外界的诱惑。
师:还有哪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