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景山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975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语文
2025年09月
本试卷共12页,共24道小题。考试时长150分钟,共150分。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字形或语境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ǐ,这个成语用在此处准确无误。
B. “美美与共”是指每位不同的女子都拥有同样的单向优势,值得欣赏。
C. “戕害”中的“戕”,读音为qiāng,它的最后一笔是“、”(点)。
D. “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和在“矜持”中的意思不同。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各美其美 B. 美得适度
C. 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 D. 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3. 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 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 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C. 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 D. 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B. “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
C. 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
D. 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
5.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 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 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D.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6.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从多维度探讨了《红楼梦》女性形象的塑造特点,尤其聚焦薛宝钗这一复杂人物。材料一以鲁迅观点为纲,指出红楼女子“各美其美”的真实性;材料二通过“冷香丸”意象,揭示宝钗内热外冷的人格分裂;材料三则反驳“宝钗奸诈”论,展现人物评价的多元可能。三则材料共同呈现了曹雪芹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以模糊手法打破二元对立,在封建礼教背景下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读音、字形,理解语境义的能力。
B.“每位不同的女子都拥有同样的单向优势”错,材料一明确“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美美与共”指“各有各的美,共同构成美的世界”,而非“拥有同样的单向优势”。
A、C、D 项对读音、字形、词义的解说均正确(“不矜不伐”的“矜”是“自夸”,“矜持”的“矜”是“拘谨”,二者义不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