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24-2025-1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质量调查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5450字。
2024-2025-1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2至4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院落不大的杭州环城西路二十号,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不起眼的灰色楼房,呈东西向跨越在交界处的环城西路与龙游路。往西,穿过马路就是西湖;往东,是条 的石板小巷,称龙游路。龙游路的尽头连着孩儿巷,陆游曾寄寓于此,“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这条小巷里写的。
凭窗而坐,西湖风光 :天气晴好的时候,白堤上联袂的行人清晰可见;夜半时分,能隐约听到湖对岸净慈寺传来的悠悠钟声。杭州城的地理特点是三面环山一面城,而净慈寺的位置正处于“罗圈椅”的中心位置, 山体拱卫下的钟声有着悠长的共鸣。 ( ),听起来,便满满都是禅意。
这个院落,曾涵养过一批文化泰斗,在他们的引领下,浙江的文物保护、文物考古事业从这里扬帆远航。这个地段最初的主人是谁,遍查资料, 。只能查到院子落成后的第一位主人的姓名。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蜿蜒曲折 尽收眼底 所以 一无所获
B. 蜿蜒曲折 一望无际 并且 一无所获
C. 曲径通幽 尽收眼底 所以 不得而知
D. 曲径通幽 一望无际 并且 不得而知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富含千万沧桑故事的西湖伴着共鸣的钟声
B. 富含千万沧桑故事的西湖有着钟声的共鸣
C. 共鸣的钟声掠过富含千万沧桑故事的西湖
D. 共鸣的钟声从富含千万沧桑故事的西湖掠过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院落不大的杭州环城西路二十号,院落呈东西向横跨在环城西路与龙游路的交界处,有一座不起眼的灰色楼房。
B. 杭州环城西路二十号的院落不大,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不起眼的灰色楼房,呈东西向横跨在交界处的环城西路与龙游路。
C. 院落不大的杭州环城西路二十号,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不起眼的灰色楼房,呈东西向跨越在环城西路与龙游路的交界处。
D. 杭州环城西路二十号的院落不大,呈东西向横跨在环城西路与龙游路的交界处,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不起眼的灰色楼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蜿蜒曲折”,迂回弯曲,侧重客观环境;“曲径通幽”,指弯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僻静的地方。文中被称为“龙游路”的“石板小巷”应该是迂回弯曲的样子,应用“蜿蜒曲折”。
第二空:“尽收眼底”,全部看在眼里;“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语句写凭窗远眺看到的景色,用“尽收眼底”更合适。
第三空:“所以”,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一般在后面跟结果;“并且”,①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②用在复句后一个分句里,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结合文意,“钟声有着悠长的共鸣”是“净慈寺的位置正处于‘罗圈椅’的中心位置”的结果,用“所以”合适。
第四空:“一无所获”,没有一点收获,什么都没得到;“不得而知”,意思是无从知道。从涉及的对象分析,是没有查到一点有用的线索,用“一无所获”更合适。
故选A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迩之事父 (近) 天下归仁焉 (回归) 敏于事而慎于言 (勤勉)
B. 未成一篑 (盛土的竹筐) 克己复礼为仁 (约束) 诗可以兴 (激发人的情感)
C. 仁之端也 (萌芽,发端) 君子喻于义 (明白) 故盗贼有亡 (逃亡)
D. 泉之始达 (到达) 明明德(美好) 致知在格物 (推究事物原理)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具此而已矣 (完备) 空里流霜不觉飞 (月光)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卖)
B. 物或恶之 (各种事物) 自伐者无功 (夸耀) 常于几成而败之 (接近)
C. 其脆易泮(同“判”,分离) 强行者有志 (强力)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求取)
D. 企者不立 (企盼) 复众人之所过 (弥补) 不龟手之药一也 (皮肤冻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