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650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30分)
(一)
1.读古诗文,将空缺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月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成为古人寄托情感的最佳载体。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寄去了李白对被贬友人的同情、担忧和关切之情;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抒发了曹操想要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乡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古人常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直接抒发了令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二)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2~7题。(15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
(1)秋风萧瑟 (2)尊君在不
3.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后乃至 无微不至 B.相委而去 委曲求全
C.则是无信 轻诺寡信 D.下车引之 旁征博引
4.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2分)
(1)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诗文 观沧海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关键词选取 观 ①_________
主旨 这首诗②________(写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③_________的远大抱负。 本文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年纪小小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④________。
谢公泛海
谢太傅盘桓①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②诸人色并遽③,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④,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⑤,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⑥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盘桓:徘徊,逗留。 ②孙:孙绰,字兴公,孙楚之孙;王:指王羲之。 ③遽:惊慌。 ④王:同“旺”,旺盛,指兴致高。 ⑤说:同“悦”,高兴,愉悦。⑥承响:应声。
6.请用“/”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处。(限标两处)(2分)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7.仔细品味文中“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一句,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谢太傅当时的动作和神情。(30字左右)(3分)
(三)
学校开展“扬国魂??传家训”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第8、9题。(5分)
【甲】20世纪80年代末,黄令仪参加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芯片展览会。她逐一走过每一处展台,却无一家中国企业。她在日记本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在她和同行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乙】“我一定要紧握汽车制造的接力棒,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做一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术工人!”第26届中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