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190字。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逻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先秦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论辩之风盛行,许多大思想家如孔子、荀子、韩非等,都对逻辑问题有比较深入的讨论。先秦逻辑因此成为世界逻辑发展的三大源流之一。但是,随着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逻辑发展的链条被迫中断了,因而没有完整的历史,更未能进入世界逻辑发展的主流。从明末清初开始,西方逻辑逐渐传入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是逻辑学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即数理逻辑的创立和发展时期,我国却仍处于西方逻辑的传入和引进阶段。不过,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以金岳霖及其弟子为代表的一批人士对数理逻辑传入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后,随着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前苏联的多本逻辑教科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一度成为典范,其内容限于传统形式逻辑。上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逻辑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即把数理逻辑向各个领域应用和扩展,由此导致了后来被统称为“哲学逻辑”的一大批新逻辑分支的创立。但此时我国学术界正在开展逻辑问题大讨论,由于受当时苏联批判数理逻辑的影响,数理逻辑在中国的传入、教学和研究过程几乎中断,中国逻辑学又一次与世界逻辑学发展主流严重脱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识之士急切地提出“逻辑学现代化”和“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口号。从这时至90年代中期,逻辑学普及工作进入黄金时代,并重新开始了数理逻辑的启蒙与普及,以及现代逻辑的系统介绍和引进工作,并且还在其他众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发展。
放眼当前世界,可以这样说,逻辑学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逻辑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21世纪的逻辑学将如何发展?我以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将是21世纪(至少是其早期)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将由此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另一幅面貌。由于人工智能要模拟人的智能,它的难点不在于人脑所进行的各种必然性推理,而是最能体现人的智能特征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活动包括学习、抉择、尝试、修正、推理诸因素。于是,逻辑学将不得不比较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并着重研究人的思维中最能体现其能动性特征的各种不确定性推理,由此发展出的逻辑理论也将具有更强的可应用性。
(摘编自陈波《中国逻辑学的历史审视和前景展望》)
材料二:
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科学的和学科的。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向西方学习,遗憾的是国内一些学者似乎不愿意承认哥德尔以后西方逻辑的发展。一种观点是“逻辑学等于数理逻辑”,数理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导致中国逻辑学发展中断的直接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才得以再次登上世界逻辑发展高峰。
B. 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受到苏联逻辑学只重传统形式逻辑而批判数理逻辑的影响,中国逻辑学又一次错失了接轨世界逻辑学发展主流的机会
C. 当代逻辑学的发展领域比较广泛,既包括传统的数理逻辑,也包括最新的模态逻辑、人工智能逻辑、认知逻辑等领域,西方在这些领域发展较早。
D. 中国逻辑学在学科体系中遭受冷遇,直接损害了中国逻辑学的学科建设,导致逻辑学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逻辑学在中国发展的曲折历程,表明逻辑学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B. 科学遭受损失是一种悲哀,在逻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我们急需解决学科归属问题。
C. 目前我国学者直接接触国外学术前沿,有利于完善逻辑教学和科研体系,但不能抛弃传统 形式逻辑。
D. 中国逻辑学发展受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制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能很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21世纪逻辑学发展观点的一项是( )
A. AI文本生成工具“文心一言”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写作建议,自动生成各种文本内容。
B. 在线互动游戏中,一个单独的玩家在等待其他“真实”玩家时喝着咖啡欣赏窗外美景。
C. 围棋机器人为棋手提供“画面引导+语音激励+机械臂演示”三位一体的学、练棋体验。
D. 无人驾驶出租车根据乘客的需求,自动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让乘客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
4.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逻辑学发展史上的几次机遇。
5. 面对逻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逻辑学界应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导语】这两篇材料详细梳理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世界逻辑学的关系,揭示了历史、政治和文化对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材料一关注逻辑学在历史上因各种原因与世界前沿的脱节,同时强调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对逻辑学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材料二探讨了当前中国逻辑学面临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两大瓶颈,提出要与国际接轨并重视教材和体制建设,以提升中国逻辑学的国际地位。整体而言,文章对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提出深刻反思和前瞻性建议。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中国才得以再次登上世界逻辑发展高峰”错误,根据“从这时至90年代中期,逻辑学普及工作进入黄金时代,并重新开始了数理逻辑的启蒙与普及,以及现代逻辑的系统介绍和引进工作,并且还在其他众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发展”可知,中国逻辑学在90年代中期发展很快,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并没有“再次登上世界逻辑发展高峰”。
C.“人工智能逻辑、认知逻辑”错,根据“这种观点承认数理逻辑、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是逻辑,此外的都不是逻辑。这样就把哲学逻辑、语言逻辑、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逻辑、认知逻辑等当代逻辑最新的发展领域统统排斥在逻辑学之外”可知,人工智能逻辑和认知逻辑领域不包含在内。
D.“导致”错误,前后并无因果关系。材料二“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哲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并没有指出原因。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毯
【英】斯蒂文•米尔豪瑟
在童年漫长的夏日里,有些游戏乍然惊现,一度光芒四射,忽又消失不见。夏天终有尽头,又年年相似,令我们对游戏失去耐心,转身寻找更新奇刺激的玩意儿。到了八月,蟋蟀的噪鸣响起,我们似孤注一掷般开始新的冒险,而长日依旧不变,因无聊和期盼而愈发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