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5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0 15:28: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80字。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gě)  寥廓(guō)   万户候
  B.沉浮(chén)  峥嵘(zēng)  橘子洲头
  C.怅(zhàng) 稠(chóu)   孰能无惑
  D.遏(è)    遒(qiú)层林尽染
  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C.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色的描绘,借景生情,抒发了词人豪迈的革命激情。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3.对下列词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兴起于隋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二、默写
  5.运用《沁园春•长沙》中的句子准确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鱼翔浅底,                 。
  (2)书生意气,           。
  (3)古代文人多悲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笔下的秋天“           ,           ”却呈现出江水清澈、千舟竞、生机无限的景象。
  (4)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       ,             ,           ?”
  (5)《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引出了毛泽东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两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