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谈骨气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写作方法
(2) 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3) 理解骨气的含义,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二、 教学重点:(1)学习围绕观点,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层层深入展开议论的写法。
(2)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三、 教学难点:理解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四、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诗人王怀让曾创作了一首长诗《中国人:不跪的人》。其中的一段:
这是我们的南国,
一家外资企业的
院内一一
这一天,
外国老板
忽然暴跳如雷
喝令所有的中国工人
一律下跪一一
沉默。沉默。沉默。
不在沉默中站出!
就在沉默中下跪!
站出来了!
站出来了!
一个二十四岁的我们的
中国的小伙子
站出来一一他的头颅昂得很高
高过了
地球的头顶!他的脚跟站得很稳
稳当当
踩着地球的经纬!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
不会
给你下跪!”
这首诗讲述的是去年春天的珠海瑞进电子公司,韩国女老板以几个工人没按她的方式休息为由,喝令全厂工人下跪,一个个跪了下去,惟有一个叫孙天帅的工人坚决不跪,并质问老板:“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下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 于是他被开除了。 这位不跪的人叫孙天帅,他在高薪和自尊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我们说孙天帅真是一位有骨气的小伙子,那么骨气的含义是什么呢?吴晗同志的《谈骨气》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2、 阅读文章,学习分析围绕观点精心选择典型事例
(1) 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体现了主人公的什么品质?
(2)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宁死不屈
(3) 在他们身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英勇品质?分别用哪些关键性词语来表现?
富贵不能淫 “多次”、“做大官”印证了“富贵”,“受尽了”、“坚决拒绝”印证了“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穷人”印证“贫贱”,“拒绝了‘嗟来’的施舍”、“宁可饿死”印证他“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国民党的手枪”印证了“威武”,“拍案而起”、“不愿屈服”、“毫不在乎”印证了“不能屈”的凛然气概。
(4) 作者在文章中讲了三个故事,分别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角度表现了这些人的品质。讲这三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 结合文中论点的提出,介绍有关议论文知识
用来表明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的文章就叫议论文。学习议论文就要善于寻找这种表明全文观点的句子。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与“中国人有骨气”感情与语气有何区别?(增加了“我们”与“是……的”,感情更强烈,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4、 讨论为什么要选用文中那三个例子来说明道理。
(1) 要表明中国人有骨气,除了文中这三个例子之外,还能不能举一些事例?(刘胡兰、陈然、方志敏、鲁迅、朱自清等)
(2) 作者为什么不一一例举,而只写了这三个事例呢?
这三个事例已经有充分的代表性了:(1)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时代;(2)代表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3)表现了孟子所说的骨气的三层含义。
板书:
论点 举例 品质
(官)文天祥拒绝降元 (封建社会)富贵不能淫
(民)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奴隶社会)贫贱不能移
(士)闻一多宁死不屈 (现 代) 威武不能屈
5、作业:狄更斯有一句名言:“顽强的毅力足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请你以此为论点,举例论证。要求: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选例,事例要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