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约4170字。
《石钟山记》同步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鼓桴(bāo) 铿然(kēng)
B.磔磔(zhé) 噌吰(chēng) 石穴罅(xià)
C.窾坎(kuǎn) 鹳鹤(huān) 镗鞳(tà)
D.涵澹(dàn) 无射(shè) 栖鹘(hú)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鼓:激荡,掀动
B.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到
D.汝识之乎 识:认识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5.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自以为得其实
C.余方心动欲还 D.空中而多窍
6.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粗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此余之所得也
8.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磬,古代两种重要的礼乐器。磬是用玉或石磨制的;钟是由青铜制成。
B.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无射,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最终失败。
D.水师,有多种含义: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水军,兵种之一;官名;船夫,水手。本文指船夫。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苏轼《石钟山记》中,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反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注】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