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网摘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典型,在历史上曾经发放出灿烂的光辉。但是,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比,显然落后了。现在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急起直追,力图赶上西方前进的步伐。为此,首先要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一、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变革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延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历过多次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辉煌发展的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成就可与古希腊比美。两汉时代,医学、天文学有高度发展。魏晋时代,玄学兴起;隋唐时代,佛学鼎盛;抽象的理论思维都超过了前代。到宋代,科学、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哲学思想亦更加邃密,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明清时代,中国文化仍在原来轨道上缓慢地前进,而西方却开辟了一个空前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瞠乎其后了。
事实上,革故取新就能前进,因循守旧必然落后。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正在经历一个舍旧创新的转变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需要全盘抛弃呢?如果全盘排除传统文化,后果 又将如何呢?中国传统中是否也包含继续前进的内在根据?中华民族今日将何以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严肃问题。
世界近代史证明,如果一个民族完全遗忘了自己的过去,必将失去自己的民族独立性而沦为别的民族的附庸,将甘受别的民族的奴役。这是世界近代史提供的惨痛的经验教训。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武力侵略,顽固的守旧派遏制了革新的生机,人民奋起抵抗外来的侵略。如果传统文化中没有孕育着进步的契机,中国人民的发愤图强的坚韧力量将何所依据呢?过去顽固派的妄自尊大是可笑的,如果转而妄自菲薄,也是没 有前途的。 二、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
古人尝说:“国有与立”,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