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9 15:02: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70字。

  古代诗歌阅读
  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②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②花门楼: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写作者途径凉州与朋友聚会宴饮的景况,带有浓郁的边地情调。
  B. “萧萧”“漫漫”叠词的运用,舒缓了诗歌节奏,同时也写出了边地的萧瑟与荒凉。
  C. 七、八两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深义厚。
  D. 最后两句作者“大笑”“醉倒”,笑声爽朗、豪迈乐观,从人物神态中感受到时代脉搏。
  16. 古人写诗爱用“月亮”这一意象,试分析本诗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中的“月亮”这一意象,各有何作用。
  【答案】15. B    16. ①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月亮是夜晚聚会的背景,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氛围,通过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相聚时光的珍惜。
  ②曹操的《短歌行》中,“月亮”的意象被用来比喻人生中的理想或追求,曹操借此表达了对于人才的渴望,体现了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解析】
  【导语】这首诗描绘了凉州夜晚的景象和与友人聚会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边地生活的感慨。诗中月光、琵琶声、秋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温情的氛围,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同时也写出了边地的萧瑟与荒凉”错误,这里的叠词主要是用来营造一种夜晚凄清而漫长的氛围,并不是为了表现边地的萧瑟与荒凉。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在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城头月出照凉州”中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月亮更侧重于营造氛围和情感的传达。月亮是夜晚聚会的背景,它照亮了凉州城,月亮在这里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感觉,它映照着凉州的繁华与异域风情,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氛围。通过月亮的描写,岑参表达了对眼前相聚时光的珍惜。
  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月亮”这一意象则月亮则更多地承载了诗人的理想与抱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里的月亮象征着那些遥不可及却又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曹操借此表达了对于人才和理想的渴望。在这首诗中,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体现了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贵州省部分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