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4 6:56:0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50字。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
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公 刘
盐城市盐都区凤凰桥实验学校  李全慧
邮编:224001  电话:1385105310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构思巧妙,生动幽默的特色。
2、了解海姆佗市的民间故事,了解联邦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问题。
3、学习入乡随俗、随机应变的讲话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1、构思巧妙,生动幽默。
2、讲演用语讲究礼貌。
教学突破: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先来给大家讲述一个德国的民间故事:早年,海姆佗一度鼠害猖獗,居民深受其苦。一日,忽有一个身着花衣的流浪汉来到这里,声称他有一支魔笛,可除祸患。当地贵族应许事成之后,重金酬谢。果然,花衣吹笛人奏响魔笛,将众鼠引入河中,尽数淹死。但此时贵族却拒不履行诺言,花衣吹笛人一怒之下,再次吹响魔笛,该城130名儿童闻声自动跟他出走。这个民间故事在海姆佗教堂的石碑上有文字记载,并流传地世界各地,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曾以此为题材。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公刘的一篇答词就是巧借这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故事中的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板书课题、作者)
2、揭示学习目标:
3、课前热身
背景:1987年4月,公刘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联邦德国,这篇演讲就是他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公刘(1927~2003):原名刘仁勇,刘耿直。江西南昌人。1939年他写了第一首诗。1946年正式使用公刘的笔名,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抨击国民党反动政权。同时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法学院,后因受特务迫害,逃亡上海,旋即赴香港。1949年参军。解放后出版诗集、小说集、剧本等多种。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安徽文学院院长等职,当代诗人。著有诗集《边地短歌》《神圣的岗位》《在北方》《黎明的城》《白花·红花》《仙人掌》《离离原上草》《骆驼》《大上海》《梦蝶》《公刘诗选》及叙事长诗《望夫云》《尹灵芝》等。
4、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对话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字词正音:
海姆佗tuó  猖獗jué胡髭zī攀谈pān  魔法mó瞅着chǒu  愚蠢chǔn  同僚liáo
字词释义:
答词:表示谢意或回答时所说的话。  攀谈:拉扯闲谈。
景慕:景仰。    胡髭:嘴边上的胡子。
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同僚:旧时称同在一个官署任职的官吏。
基金会: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资金或专门拨款的组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