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16 10:3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610字。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文学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人类对天体、天象认识和研究的历史,以历史上的世界模型、天文仪器、天文观测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科学水平的发展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但事实证明,如果仅仅从知识发展史的角度,把天文学史的研究目标放在对历史上天文学知识“科学性”的挖掘与论证上,就会使这一领域的工作产生很大局限性,也难以产生更大的知识效应。其实,与一般科学门类一样,天文学也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文明史角度探讨天文学历史就十分必要。
  首先,天文学是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最早的自然知识类别之一,自然会成为早期文明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谈到“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顺序的发展”时,恩格斯把天文学作为最早出现的自然科学部门:“首先是天文学——单单是为了定季节,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就绝对需要它。”尽管恩格斯在这里只举了“定季节”的例子,但他关于天文学知识是最早形成体系的自然知识的这一判断却是合理的。因为,认识时间和空间的一些基本秩序和规律,以此来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这无疑是早期文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很难想象,在年月日时不分、东西南北不排的情况下,一个文明会怎样对自己的社会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
  其次,尽管今天所说的天文学一词源于希腊名词“星”和“规则”或“认识”的组合,但这并不是说在希腊人之前没有天文学,更不是说在希腊之外就没有天文学。由于其重要性,天文学在世界各大文明中都得到系统发展,从而成为这些文明发展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古时都存在着与此相对应的知识领域,只不过它们在名称、形式、方法和关注重点上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这样的异同之中,往往潜藏着文明的密码。而随着各文明中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知识系统化和精细化程度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由此推动着天文学持续发展。同时,天文学同其他社会、文化和知识单元之间也会发生更复杂的融合与互动,由此就会产生更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最后,天文学还是跨文明交流中非常活跃甚至带有先导性的知识门类,因此天文学交流史往往也是文明交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古希腊吸收了两河流域和埃及天文学中的大量内容,天文学在从希腊到阿拉伯和后来返回欧洲的大传播中也都属于优先被翻译的知识领域。与天文学硬核科学内容交流传播相伴的,往往还有大量软性的文化内容。而不管是硬性的内核还是软性的附带物,都会在同本土知识的冲撞与融合中产生进一步变形和发展,成为引人入胜的复杂学术问题。
  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自然知识领域之一,在古代诸文明的天文学中完全独树一帜。而从有史可考的时代开始,天文学就同天子和政权的权威性产生了密切联系,官方也设有专门的职官和机构对之进行组织和管理,从而成为一门地地道道的“官学”。从可见的史料来看,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基本未见中断。而从西汉时期开始,这门“官学”在历朝的发展情况还被记入官修正史之中,成为其中的“天文志”和“历志”。这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官学系统已经基本形成。
  正史的篇章划分其实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官方天文学体系中存在的两大核心分支,也就是所谓的“天文”和“历法”。“天文”所覆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天体、天象监测、时间服务和天文仪器,而“历法”则覆盖日月星辰运动研究、历书推算和天象预报等内容。除了这些属于今天所说科学范畴的内容,“天文”中还包括天象占卜,“历法”则包含每日神煞和宜忌的安排。
  当代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从纯知识史展开的,相对而言,从文明史角度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最系统的一部代表作是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天文学卷”。李约瑟把中国古代天文学放在文明史的大背景下,以西方天文学的发展为参照系,讨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从起源发展,到明清时与欧洲天文学合流,最终形成普适性近代天文学的过程。从文明史角度研究中国天文学史,最重要的是要突破单纯的知识史进路,把对天文学知识的历史探讨放到文明大框架中。近年来,在天文考古学领域涌现出的一系列作品,在探讨天文知识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角色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接下来应该进一步整合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新研究范式,开拓新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天文学史与文明史深度融合。
  (摘编自石云里《文明史视野中的古天文学史研究》)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文学主要从知识发展史和文明史角度,研究人类对天体、天象认识和研究的历史。
  B. 早期文明需要依据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秩序和规律安排活动,而天文学知识发挥了作用。
  C. 天文学起源于希腊,在世界各大文明都有系统发展,它有助于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
  D. 天文学 跨文明交流带动文化内容的传播,后者在与本土知识的冲撞融合中变形和发展。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早期文明中天文学是人类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的关键,可见天文学是最早出现的自然知识门类。
  B. 人们对时空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其他门类融合互动的日渐复杂,都将持续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C.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与其“官学”身份密不可分,这是它能在诸文明的天文学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D. 李约瑟的研究表明,天文学史研究不应脱离文明史的背景,也提示了天文学史研究的视角应多元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有史可考以来,中国天文学便成为官学,而其知识被写入官修正史则始于西汉。
  B. 官修正史以天文和历法划分篇章,它们也是中国古代官方天文学体系的核心分支。
  C. 天象占卜、每日神煞、宜忌安排等是中国古天文学的内容,但不属于今天的科学范畴。
  D. 早期古代天文学带有本土特点,经过多文明融合,最终发展为普适性的近代天文学。
  4. 关于本篇科学论文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先界定核心概念,接着提出问题,进而清晰地确定文章的研究内容及价值。
  B. 引用恩格斯的论断,使文章关于天文学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的论述更具权威性。
  C. 文章加点两处分别设置限定条件,体现科学论文语言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科学性。
  D. 文章以李约瑟的代表著作为例,证明从文明史角度进行天文学史研究的人很少。
  5.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从文明史角度探讨天文学历史的必要性,其顺序能否颠倒?请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天文学主要从知识发展史和文明史角度,研究人类对天体、天象认识和研究的历史”错误,这只是从天文学的知识发展史角度。
  C.“天文学起源于希腊”错误,原文中“尽管今天所说的天文学一词源于希腊名词‘星’和‘规则’或‘认识’的组合,但这并不是说在希腊人之前没有天文学”,只是“天文学”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并没有说天文学起源于希腊。
  D. “带动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后者在与本土知识的冲撞融合中变形和发展”错误,原文表述为“与天文学硬核科学内容交流传播相伴的,往往还有大量软性的文化内容。不管是硬性的内核还是软性的附带物,都会在同本土知识的冲撞与融合中产生进一步变形和发展”。原文表述为伴随大量软性的文化内容,并没有提到文化内容传播,而且不只是后者,硬性内核和软性附带物都会进一步变形和发展。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片戈壁
  李琸
  那一天,我突然出现在这片戈壁油区,茫然地看着班车挽起的尘土尾巴缓缓地落到地上,班车消失于一个山包拐弯处。光秃秃的土地,从我脚下铺向远处的青克斯山,山上则是火烧火燎后般的苍寥景象。
  志平师父站在我对面。他的手脸和戈壁一个色,深浅褶皱里藏着条条黑色油污,像是岁月的符印贴在脸上。他穿一身被油污腌得可以挂住蟑螂的红工服,手持一根新折的红柳枝,帽檐转到后脑勺。如果不是看到他手里的红柳枝在摇晃,会让人怀疑他就是一个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