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62
- 资源简介:
约5570字。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1、教法:朗读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
2、学法:点拨发、示范法。
教具、学具:ppt课件、mp3朗诵。
教学过程(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
是谁,以遒劲的史笔使中华诗词这一古老艺术放射出新时代的耀眼光芒?是谁,留给后人的一篇篇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是他——时代伟人毛泽东!他的诗词,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激起一代又一代人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与回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探求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去感受那份磅礴的气势和久违的豪情!
(二)、文学常识
1.诗歌的分类
⑴诗歌
古体诗——四言诗、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古风、杂言诗等(如《诗经》《楚辞》、李白《侠客行》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
旧体诗
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讲究格律
新诗——白话诗
⑵诗歌: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⑶诗歌:讽喻诗、应制诗、送别诗、爱情诗等
⑷诗歌: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当代诗歌
2.关于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是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写词又叫做填词)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