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5 19:35: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280字。

  2023-2024学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4分)
  1. 古诗默写。
  中国古代诗词,似星光浩繁,如星月夺目,能让我们领略丰富的内涵。读《木兰诗》,从“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读出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我们读出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从“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诗人以落花自喻的崇高献身精神;读杜牧的《泊秦淮》,从“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我们读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贪图享乐的批判。
  【答案】    ①. 将军百战死    ②. 壮士十年归    ③. 念天地之悠悠    ④. 独怆然而涕下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⑩. 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注意“壮”“悠悠”“怆”“涕”“缘”“作”“商”“犹”“庭”等字的正确书写。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爱我中华”为题的综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
  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            。
  A. 一腔热血铸长城 B. 热血一腔铸长城
  C. 一腔热血长城铸 D. 热血一腔长城铸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相关知识。
  空格处应与上联的“千里征尘安社稷”相对应;“千里征尘安社稷”由“千里征尘”和“安社稷”两个短语构成,分别是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腔热血铸长城”由“一腔热血”(偏正短语)和“铸长城”(动宾短语)组成;
  故选A。
  3. 阅读下面的摘抄,完成读书任务卡。
  摘抄1:
  [哭]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摘抄2:
  [笑]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摘抄3:
  [不喜也不哭]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1)以上摘抄出自名著《_________》。
  (2)梗概:这部作品以二十年代末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 ______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买一辆车,但是他的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人。
  (3)读书笔记:从祥子的三处表情“哭”“笑”“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促使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骆驼祥子   
  (2)    ①. 老实、健壮、坚韧    ②. 麻木、穷困、潦倒、狡猾、自暴自弃   
  (3)当时整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穷苦劳动人民遭受各种剥削压迫。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作品。
  结合“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等内容可知出自《骆驼祥子》第一章,祥子用三年时间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因为极度喜悦而哭。《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