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哦,香雪》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23210字。
3 百合花 *哦,香雪
百合花
人文主题目标 学习任务目标
1.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人情美和人性美,陶冶美好情操;
2.学习人物关爱他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赏析小说中细节描写及物象的作用
情境引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云变幻,却有相同的青春飞扬。如同草木萌发花儿绽放,一颗颗年轻的心在觉醒,在渴盼,在追求生命的美好、高远境界。不同的时空里,各个人物虽有个性与境遇的不同,但人性中真善美的闪光却都是那么璀璨动人。让我们走进小说,去领略青春活力的涌动,鲜明个性的呈现,去欣赏作者独特视角下的人情美与人性美。
资料助读•认知导学
一、作者作品
永远绽放的百合花——茹志鹃
简介:茹志鹃,浙江杭州人。
1943年参加新四军,中国作协上海分会《文艺月报》编辑,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成就: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代表作品:《静静的产院》《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登高望远
茹志鹃是有着独特风格的小说作家,她的作品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请查阅资料,选取一两个印象深刻的评价,在小组内分享。
答案(示例):
它(指《百合花》)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茅盾
这位在1943年参加新四军部队文工团的女作家(茹志鹃),对战争的关注和理解都别具一格,她似乎并不在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进退胜败,而专注于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 ——陈思和
关于人物塑造,不喜欢用强光灯来照明,而喜欢用手电筒来探视。 ——魏金枝
二、背景回眸
《百合花》——战时生活的追念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当时,她的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冷峻的现实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拓展链接】
一、文学知识
中国古典与现代小说的起源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书中所谓的“小说”是指一些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与现代小说观念相差甚远。直至东汉桓谭《新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小说家”列为十家之后,其下的定义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才稍与小说的意义相近。
中国小说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