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4 6:04: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710字。

  6 芣苢 插秧歌
  芣苢
  人文主题目标 学习任务目标
  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劳动之美;
  2.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理解劳动的现实意义 1.积累重要的字词,把握《诗经》语言特点;
  2.感受重章叠句的音韵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诗歌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变化
  情境引领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风和日丽,三五妇女,或郊野之外,或山坡之上,相互对歌,笑声阵阵,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妇女采摘图呀。《芣苢》就再现了一群古代妇女们兴高采烈采摘车前草直至满载而归的情景。诗歌渗透出来的,是对生命的热切,那种勃勃生机,与车前草的坚韧生命力是相互呼应的。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看看2000多年前,一群周代的女子在野外采摘野菜时的情景吧。
  资料助读•认知导学
  一、作者作品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背景回眸
  先民歌其劳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在古代,战乱频繁,除去赋税之后,农民耕地所得的粮食不足以果腹,易于繁殖的芣苢自然成为穷苦人赖以生存的食物。冬粮不足,春天来后,也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这时万物复苏,田野里长出大片鲜嫩的车前草。因而,每当春天到来,就有成群的妇女一边欢快地采着车前草的嫩苗,一边唱着“采采芣苢”的歌。
  登高望远
  我国作为古老的农耕大国。在浩瀚的古代传世典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于农事的独到见解和不朽的智慧。而《诗经》中的农事诗则详细的记录了商周时期中华大地上先民们的农耕生活。请查阅资料,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答案(示例):
  《诗经》中的“农事”
  (1)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2)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豳风•七月》)
  (3)于以采 ?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召南•采 》)
  【拓展链接】
  一、文学知识
  《诗经》六义
  “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